2024年5月28日,驻阿尔及利亚大使李健在阿发行量最大的阿文媒体《消息报》、主流法文媒体《表达报》分别发表题为《二十载风雨同舟 新时代命运与共》的署名文章,庆祝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文章全文如下:
二十载风雨同舟 新时代命运与共
—热烈庆祝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
中阿相知相交始于秦汉,传承千年。上世纪以来,双方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患难与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合作共赢,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并肩战斗,共同铸就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中阿关系主旋律。2004年在阿方倡议下,中国和阿盟共同宣布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建立了中阿对话合作的机制性平台。20载栉风沐雨,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下,在中阿元首外交引领下,双方共同努力、众志成城,中阿关系展现新气象、呈现新格局。
一是论坛机制不断发展完善。论坛框架下已建立19项合作机制,包括部长会、高官会、高官级战略政治对话、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阿改革发展论坛、中阿企业家大会暨投资研讨会、中阿能源合作大会、中阿新闻合作论坛、中阿妇女论坛、中阿技术转移和创新合作大会、中阿青年发展论坛等,涵盖政治、经贸、能源、文化、科技、卫生、新闻、民间交往等广泛领域。截至2024年,论坛共发布各类成果文件85份,不断丰富中阿关系战略内涵,搭建了中阿开展平等对话、加强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二是中阿政治互信持续巩固。在中阿合作论坛引领下,中阿关系实现由“伙伴关系”到“战略合作关系”再到“战略伙伴关系”的“三级跳”。目前,中国已同4个阿拉伯国家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10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时,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均已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3个阿拉伯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6个阿拉伯国家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对话伙伴。阿盟成为全球第一个同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第一个同中方共同发表团结抗疫文件、第一个同中方共同发表数据安全合作倡议和第一个同中方签署关于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联合声明的地区组织。
三是中阿务实合作走深走实。论坛确定的各项合作举措均得到全面落实,取得积极成效。双方在贸易、能源、产能、基建等传统领域合作稳步推进,创造了多个“第一”。中国连续多年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建设了非洲最大的阿尔及尔大清真寺、“非洲第一高楼”埃及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标志塔、非洲第一条跨国现代化铁路亚吉铁路等一大批项目。中阿“软联通”合作广度、深度不断拓展,2013年以来中国为阿拉伯国家培训各类人才超过2.5万,向阿拉伯国家提供约1.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等。双方还积极探索金融合作新途径,不断深化航空航天、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中国援也门垃圾清运设备项目、援巴勒斯坦拉马拉市政连接道路项目等“小而美”项目以及向叙利亚、利比亚等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为当地解了燃眉之急。
四是中阿文明交流互鉴精彩纷呈。在全球文明倡议引领下,中阿进一步凝聚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共识,并已形成多元互动的格局。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培训了近500名阿拉伯国家政府官员,“中阿典籍互译工程”已翻译出版50种中阿典籍图书,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国青少年参加“天宫对话”,和中国宇航员一起探索宇宙奥秘,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赴华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6个阿拉伯国家正式将中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3个阿拉伯国家同中方建立了47对友好城市关系等,树立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
当前,中阿关系发展和论坛建设迎来新契机、获得新动力。2022年,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成功召开,提升了中阿合作论坛各机制水平,凝聚了关于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共识,推动了中阿“八大共同行动”务实合作。2023年,中国成功促成沙特与伊朗和解,助力中东实现团结稳定,中方并同沙特、伊朗成立中沙伊三方联合委员会,进一步巩固沙伊和解成果。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国同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保持密切沟通协调,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共同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共同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公正持久解决。最近,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政治派别法塔赫与哈马斯在北京成功和谈,为实现巴内部团结注入了新动力,将促进巴勒斯坦正义事业取得更大进展。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中阿合作论坛的建设不会停歇,中阿关系的发展不会止步,中阿团结合作必将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强大正能量。2024年是中阿关系的“大年”,中阿合作论坛迎来20周年。即将召开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会恰逢其时,双方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中阿关系奋楫向前、再上台阶。中方愿同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一道,共同擦亮中阿合作论坛这块“金字招牌”,弘扬中阿友好精神,深化中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格局,建设更高水平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